中医体质辨识仪的原则和内容

中医体质辨识仪的原则和内容

    (一)中医体质辨识的原则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体质辨识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从整体观点出发,全面审查其神、色、形、态、舌、脉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结合中圜临床辨体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1.整体性原则  中医体质辨识仪整体观是中医体质辨识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人体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脏腑是有机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体质辨识中的整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利用望闻问切的手段广泛而全面地收集体质资料,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体质状况;另一方面是指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并结合时、地、病的特殊性,对人体体质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2.形神结合原则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人的精神态和面部气色常能显示出体质的平和与偏颇。神色是五脏气血盛衰的表现,体质平和的人五脏无偏胜,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必然精神健旺,气色明润,目光有神,语言响亮,耳听聪敏。反之,偏颇体质必然反映不同气色。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也存在特异性的对应关系,一定的形态体貌必然对应一定的性格特点,只有全面观察,形神结合,才能对体质类型作出准确的判断。

    3.舌脉合参原则诊察舌脉在分辨体质的差异性上有重要参考价值。如阳虚质多舌胖,血淤质多舌紫等,应对舌的神、色、形、态,苔色、苔质进行全面观察。诊脉时应注意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小的人脉常濡软;肥盛的人脉常沉细;阳盛质多见阳脉,阴盛质多见阴脉。另外,还需注意不同地理环境对脉象的影响。

    此外,如性别、年龄、民族、先天禀赋、家族遗传、居处环境以及性格类型、饮食习惯、疾病因素等,均与体质有关,临床在辨识体质类型时亦需注意。

    (二)中医体质辨识的内容

    体质表现为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几个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生理功能,而伴随着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变化,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与辨析体质,必须依据个体的肤色、形态、举止、饮食习惯、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对季节的适应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表现的特征。因此,辨体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辨形态结构特征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辨析个体体质的重要内容。人体的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又是精气盛衰和代谢情况的外在表现,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外部形态结构是由体表直接表现出的特性,是用感觉器官直接观测到的体质要素,包括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等。内部形态结构,包括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体表直观性体质要素的决定因素,是决定其外显特征的内在基础。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内在五脏与形体有着配属、表里关系,因而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可以测知内脏的坚脆、气血的盛衰等。一般认为五脏强壮,外形也强壮。如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举动灵活等,是强壮的征象,多见于强壮体质;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弱,皮肤干燥,举动迟钝等,是衰弱的表现,多见于虚弱体质。所以,关于形态结构的辨析,中医丰要通讨望诊观察形态、体型、体态、头面、五官、躯干、四肢、皮肤面色。